6473 字
32 分钟
济你太美, 徐度光阴(超多图)

图为孔子和他的学生, 拍摄地为 济宁市博物馆文化中心馆

逝者如斯夫, 不舍昼夜, 意为 时间像流水一样, 日夜不停地流逝,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时间流逝的感叹,也蕴含着珍惜时间,不虚度光阴的哲理

工作变动#

人生总是充满了变数, 因工作变动, 我从 6 月份开始前往济宁出差, 开始了一场 魔幻的被无限拉长的出差经历

  • 6 月份时得到消息: 干到 6 月底就回原工作地
  • 6 月中旬得知: 没希望了, 无法回来
  • 7 月初得知: 应该稳了, 可以回来
  • 7 月初又得知: 双方领导层正在协商, 可以回来
  • 7 月中旬又得知: 8 月份就可以回原工作地
  • 8 月初得知: 正在确认细节
  • 8 月初又得知: 还在走流程
  • 8 中旬得知: 即将返回原工作地
  • 8 中旬: 返程

从商业谈判的角度来看, 这其中发生的故事肯定非常精彩, 但对于真正的劳动力来说, 这可一点都不好玩

希望是美好的,也许是人间至善,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。
Hope is a good thing,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,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.

这趟旅程像极了 🎬 肖申克的救赎, 在一次次希望与绝望之间等待最终的救赎, 我们或许未必经历过监狱, 但谁没有被生活的高墙围堵过? 唯独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

出发#

由于我的行李比较多(一个大件行李, 一个行李箱, 一个电脑包), 所以打算开车去

经过 4 个多小时最终到达济宁的出租屋(公司提供的宿舍), 这是一个三居室, 但只有一个卧室有空调, 另一个空调在客厅

图为客厅(打扫后), 我们安顿好之后立马出去买了拖把, 把洗手间和客厅打扫了一遍(简直太脏了 😫)

右侧为厨房, 厨房非常的脏, 一开门全是土, 里面堆着面和油, 没有招来老鼠蟑螂也是个奇迹

图为唯一一个有空调的卧室(我的卧室), 在酷热的夏天能有一台空调续命真的太舒服了, 我宣布 空调是最伟大的发明

图为卧室门, 据说之前是小孩子的卧室, 这种标语对小孩子应该会有激励作用, 但对我们来说…

  • 如果努力就可以成功, 这个世界的首富应该是我们村里的驴
  • 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, 而不是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

济你太美#

之前从未来过济宁, 对济宁的认知还停留在 孔孟之乡汤姆张 上, 没想到搜了一下济宁, 意外的发现了济宁文旅竟然在蹭哥哥的热度, 济宁居然真的有 蔡徐村

视频作者为 济宁你好, 看起来并不是网传的由济宁文旅制作

点击查看 蔡徐村

初来乍到#

图为刚开始下雨时的天空, 在小区内拍摄, 深色的乌云像水墨一样逐渐晕染开来

图为济宁的公交车, 印有 “情系万里, 德行济宁”, 据说早晚高峰免费, 但是来了这么久没坐过公交

图为济宁北站出站口的展示牌, 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

但现实情况是, 疯狂宣传的往往是有所欠缺的, 根据济宁市统计局的数据, 2024年相比于2023年, 济宁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5.32 万人(824.05 - 818.73), 降幅创近十年新高, 详见 济宁及各县市区最新常住人口数据公布

我觉得应该改成生活节奏友好型城市, 这是一座生活节奏比较慢的城市, 大家都比较随性, 有生活气息, 人与人之间基本没有距离感

散装的济宁#

济宁市区在任城, 济宁的其他下辖地市都比任城知名度高, 例如 曲阜 / 邹城 / 兖州 / 梁山

  • 机场也在嘉祥, 没错, 济宁的机场叫做曲阜国际机场, 不在曲阜也不在城区, 而在嘉祥
  • 京沪高铁也没有经过城区, 而是在曲阜设有曲阜东站 任城与兖州邹城曲阜之间又有成片的煤矿塌陷区, 无法连片发展

更加令人疑惑的是, 主城区四处建设新区, 最后哪都没发展起来:

  • 东边建立了高新区, 但因为煤矿大量开采, 土地塌陷越来越严重, 根本不适合开发
  • 西边建立了经开区, 往西向距离较近的嘉祥发展, 但同样没有发展起来
  • 南边建立了太白湖新区, 但太白湖往南是南阳湖, 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
  • 把高铁站(济宁北站)放到了距离城区很远的北边

煤矿塌陷区#

为什么济宁的城市规划如此散装? 因为在济宁 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煤矿开采区和塌陷区, 因为煤矿塌陷区的阻隔, 各辖区无法连片发展, 济宁也正在积极治理因煤矿开采带来的诸多问题

工作#

这个项目是老系统升级改造, 即参考原系统代码在新系统中实现, 没有让我们评估工时, 而且工期非常紧,所以一直加班

老系统升级#

这又是一个充满槽点的话题, 限于篇幅, 以后有时间会单独写一篇文章

由于原项目是 vue2, 新项目是 vue3, 所以为了代码迁移时少掉一些头发, 我还特地尝试了基于 gogocode 的 🔗 迁移脚本

用于将 vue2 转换为 composition APIvue3 代码, 由于时间关系, 脚本只是个半成品, 并不完美

工作体验#

程序员加班或许已经是行业共识,大家好像也习以为常,总是被迫愿意用更多的工作时间来换取项目的尽快交付,经历了两个月高强度的加班,让我深切的感受到: 软件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

我们看似投入了时间,精力,想法,产出的是某些系统或功能模块。实际上我们投入的是敲击键盘鼠标,得到的是工资到账。因为在老板眼里,你与工地搬砖的工人和村里种地的农民无异,我们在用脑力搬砖或者挥舞锄头,所以程序员群体都戏称自己是码农。

搬砖?#

可是我们所做的工作明明是有技术含量的,为什么会有搬砖的感觉呢?

因为程序员在角色分工中就是最基层的制造者

程序员不像 画家/ 设计师, 程序员的工作整体分为系统设计和编码两部分:

  • 系统设计: 分析需求并找到可行的实现方案
  • 编码: 根据实现方案编写代码

在系统设计阶段,我们做的是创造性的工作, 这一阶段很像画家作画, 设计师作图, 从零到一找到解决方案; 第二阶段编码更像是搭积木, 根据自己设计的图纸一步一步搭建自己的城堡, 在编码时应该是按图索骥水到渠成的, 看起来很美好对不对? 实际上系统设计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被低估, 需要验证可行性, 技术选型, 需求分析, 与产品经理反复确认需求 再说编码阶段, 如果时间充足, 编码过程是很美好的, 但如果工期很紧, 就是截然不同的工作体验了:

  • 赶进度 = 以最快的方式实现功能 = 牺牲代码质量 = 写屎山代码 = 增加维护成本
  • 人的工作效率是会随着连续工作时间增长而下降的, 加班时间越多, 注意力越难以集中, 作为碳基生物感到愈发疲惫
  • 工作没有正向反馈, 只有负面反馈, 非程序员难以理解开发中的坑, 就像长安的荔枝中的李善德, 一路跋山涉水快马加鞭把荔枝运到了长安, 无人在意途中发生了什么, 这只是本该送到的普通水果罢了, 博得妃子笑是因为荔枝本身香甜可口,荔枝不新鲜了或者没送到才是意外

加班#

回到加班这件事上, 到底为什么程序员群体会普遍加班呢?

  • 工时评估时迷之乐观
  • 低估系统迁移工作量, 忽略原系统复杂度和代码量
  • 需求不明确或没有分析透彻, 只看到了整体需求的冰山一角
  • 公司崇尚加班文化 / 内卷文化 / 能者多劳文化
  • 低估了 debug / 联调 / 系统设计 所需的时间
  • 所做的功能模块缺少数据或者需要等待其他人开发完前置功能
  • 过于相信队友, 高估了队友的能力
  • 拥有一个不懂技术又喜欢指导一切的领导
  • 团队内缺少专业的产品经理和测试角色
  • 忽略屎山项目的代码阅读成本
  • 忽略前期项目环境搭建和配置的耗时
  • 低估了需求变动导致的额外工作量
  • 忽视文档编写 / 参加会议浪费的时间
  • 莫名其妙的机器思维, 认为人可以像机器一样全神贯注地每天运转至少8小时
  • 项目缩减工期或要求提前完成任务
  • 需求频繁变动, 把新需求当成 bug
  • 工作不被认可影响心情, 用代码量评估工作量, 用 bug 数量确定工作能力, 就像用硬盘大小评估一台电脑的性能, 用发热量作为所有硬件的唯一评估标准
  • 拥有一台卡到想砸烂的电脑, 严重影响编码体验和开发速度
  • 程序的世界中总是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, 你总会花时间解决你根本无法预料的报错, 如果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, 还可能调整方案或推翻设计方案重新设计

内卷#

如今就业环境非常恶劣, 一方面劳动力越来越多, 另一方面就业岗位越来越少, 而且降本增效之风已经蔓延到了各行各业, 我们正在陷入一个挣扎的内卷时代, 在这个内卷旋涡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

剧场效应#

在一个剧院里,大家都在看戏,突然前排有个观众站起来了,周围的人劝他坐下,他置若罔闻,求助剧场管理员,管理员却不在岗位。

于是逐渐整个剧院的人都站起来了,大家看到的是跟之前一样的视角,但每个人都更累了。

更悲剧的是,虽然大家都叫苦叫累,但不会有人选择坐下来,因为坐下就真的什么都看不到了。

被硅基生物取代?#

ChatGPT 诞生之前, 应该很少有人会考虑这个问题, 但在 AI 具备越来越强大的工具属性, 甚至能嗅到 AGI 的意味之后, 这个问题的答案仿佛无限趋向于肯定

碳基生物最大的缺点就是饿了要吃饭, 困了要睡觉, 如果有一种程序员可以不知疲倦的 24h 敲代码, 没有性格缺陷, 听从指挥任劳任怨, 那老板们岂不是做梦都要笑醒?

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 AI 会取代相当一部分程序员岗位, 这取决于 AI 进化的速度

限于篇幅, 以后有时间会单独写一篇文章

吃喝#

甏肉#

图为济宁甏肉, 口感软糯肥而不腻, 这不就是把子肉吗, 为什么叫甏肉?

甏:一种盛放食物的器皿

在北宋年间,这里的水泊梁山就成了好汉们的聚义地。随着梁山名气渐大,投奔而来的英雄剧增,普通炊具做饭量少愈慢。厨房伙计无奈之下用腌咸菜的大甏(beng,四声)充当炊具。把大块五花肉放在甏中,加老汤,填葱姜,佐料适中,将甏置于挖好的坑中,用干柴引火,木炭燃料,慢火细炖,逐渐甏内如玛瑙般微泡四起,肉香扑鼻,碳白火暗。取大勺每人满碗,大块肉放入嘴中,闭口间,肉已滑入肚内,爽滑至极,却不油、不腻。饮大坛米酒,顿觉满口生津,荡气回肠。虽不是山珍美味,也没有精挑细选,然大块吃肉、大口喝酒,已是赛似神仙般逍遥快活,越发彰显出梁山英雄的豪迈气概。

葡萄鸡丁#

图为葡萄鸡丁, 黑暗料理, 口味偏甜, 吃不惯, 好好的葡萄为什么要炒它?

醋溜肉丝#

口感不错, 很合胃口

大盘面条鸡#

真的好大一盘, 桌子都显得小了, 底下还有面条

四孔鲤鱼#

图为四孔鲤鱼, 就是有四个鼻孔的鱼, 其实味道跟普通的鲤鱼差不多

在微山湖周围,有着丰富的关于微山湖鲤鱼的掌故和传说。孔圣人的夫人生了孩子,鲁国国君专派人送了一条活鲤鱼祝贺,孔子因此给儿子取名孔鲤,可见孔子对鲤鱼的喜爱。明朝正德皇帝沿京杭运河南巡,住在微山湖南岸庙道口宋家楼,在李翠莲开的酒肆里吃到了李翠莲做的湖水炖湖鱼(鲤鱼),龙颜大悦,与年轻美貌的李大姐演绎了一场浪漫佳话,在当地传诵至今。乾隆皇帝游江南,亦过微山湖,也吃到了微山湖鲤鱼,赞赏之余,又把微山湖 鲤鱼封为贡品,从此微山湖鲤鱼年年上到皇宫龙宴。明末清初,微山湖西岸出了一个大诗人阎尔梅,诗文中对微山湖鲤鱼亦是非常喜爱,“烟水昭阳万顷漩,香城隐隐住琴仙;我来闲访红鲤市,偏有邻家认酒钱。”四孔鲤鱼的特点是头小背宽,乌红发亮,身长而健,只有尾巴是红色,而且是有四个鼻孔、四个鱼须,这种外形是微山湖鲤鱼所特有的。鱼的肉质非常鲜嫩,为微山湖区宴席中上品佳肴。之所以是地方特产,就是说换个地方,离开这湖水就没这特点了。所以鲤鱼虽到处都有,但此鲤鱼非彼鲤鱼,你只有在湖区才能品到这鲤鱼。

济宁家宴#

图为酒爵, 据说是古代喝酒的容器

店内的变脸表演

民谣酒馆#

图为 吴陆柒民谣酒馆, 位于秀水河, 周围都是酒馆

每晚九点有驻场歌手弹唱表演

玩乐#

宿舍附近的台球厅, 距离宿舍非常近, 所以经常光顾

压抑的环境需要释放一些多巴胺来缓解

探索#

济宁市博物馆#

博物馆人很少, 现场扫码预约即可

图为博物馆中心位置, 楼内的廊道螺旋向上, 可以从一楼一直走到五楼

图为楼内视角

图为孔子和他的学生

图为悟空

窗外为太白湖(市民公园部分)

济宁市美术馆#

人流量很少, 无需预约

图为济宁市美术馆入口处, 馆内有非常多济宁学院美术学院的学生作品

星期一的晚上#

续章#

#

#

婚礼#

剧场#

xxx#

共生系列插画设计#

孔庙#

图为孔庙入口处的城门 万仞宫墙, 可以看到里面一排的牌坊

图为棂星门, 皇帝祭天时, 要先祭棂星, 在天文学上, 棂星属于恒星;

图为勾心斗角, 十三碑亭院内, 大成门房檐的一端插入了另一座房屋的两层屋檐的中心位置, 这就是所谓的“钩心”。屋檐的左右四角相对,即所谓的“斗角”。 按孔庙的建筑发展,清代碑亭应建在大中门前,清皇帝为了显示自己,将碑拥挤在各碑亭之前,故在此院内出现了双檐穿插交错的拥挤现象。

图为 大成殿, 大成殿为孔庙中的正殿,亦为孔庙中的核心建筑单体,唐代时称为文宣王殿,宋崇宁三年(1104)宋徽宗以《孟子.万章下》“孔子之谓集大成”之义,下诏将曲阜孔庙正殿更名为大成殿,宋政和四年(1114)又颁诏谕定天下孔庙正殿均更名大成殿,元代称宣圣殿,明代称先师庙,清代复称大成殿,意为“集古圣先贤之大成”。

图为龙柱, 曲阜孔庙大成殿的四周回廊有28根高约6米的浮雕龙石柱环绕,石柱全为整石雕刻,共1296条神态各异团龙。前檐十根龙柱最精美。滚龙柱采用徽州深浮雕刻工艺,由徽州巧匠制成,10根龙柱各具变化,无一雷同。她是孔庙最为神奇的珍宝,其艺术价值之高,超过故宫金銮殿的贴金龙柱。

图为龙柏树

孔府#

图为重光门

南孔#

图为全国部分孔庙书院等儒家文化遗产分布图, 其实历经千年, 基本上历朝历代都将孔子奉为圣人, 孔家地位也非常崇高

但并不是所有的孔家后裔都在曲阜, 最为著名的是北宋末年南迁的孔子嫡长孙孔端友分支, 称为 南孔, 其弟弟孔端超分支则世代守在曲阜

靖康之难后,建炎二年(1128年)十一月,宋高宗赵构于扬州行宫举行继统后首次祀天大典,衍圣公孔端友与堂叔孔传奉诏陪位。孔端友返回曲阜后,因金兵大举入侵,遂恭负传家宝“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”(据传为子贡亲手雕刻)、“唐吴道子绘孔子佩剑图”和“至圣文宣王庙祀朱印”等,与部分族人南迁,后家于浙江衢州。其子孙孔玠、孔搢、孔文远、孔万春、孔洙依次承袭衍圣公,史称南宗。

元朝灭南宋后的至元十九年(1282年),元世祖议立孔子后,以寓衢者为大宗,欲召孔洙回曲阜袭封奉祀。**孔洙称先代庐墓在衢州,不忍离去,乃辞让。**元世祖大加赞赏,称孔洙“宁违荣而不违亲,真圣人后也”。于是下诏免去孔洙的衍圣公爵号,任命其为国子祭酒、承务郎,兼提举浙东学校事,并赠给保护南宗林庙的玺书。同时,为避免南北两宗发生争执,又制定了《整治孔子弟子违犯家规》,既不许违犯圣朝授爵制度,亦不准背忘孔洙德让之风范。南宗失去爵位后,地位日衰,一度猥如庶氓。

弘治十八年(1505年),衢州知府沈杰拟〈为条陈孔氏家规以彰圣教〉,上奏明孝宗,“乞将衢州孔端友子孙一人,添授以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一员,以主家庙祭祀”。明武宗正德元年(1506年),遂 册封五十九代孙孔彦绳为正八品翰林院五经博士,子孙世袭。

民国二年(1913年),北洋政府颁布《崇圣典例》,保留衍圣公爵位,仍由北宗的前清衍圣公孔令贻袭爵,改南宗五经博士孔庆仪为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,世袭, 1923年冬,孔庆仪去世,其子孔繁豪袭任。国民政府北伐后,孔令贻之子、衍圣公孔德成有感世袭爵位不宜存于民国,遂于1935年主动请求政府撤销爵号。国民政府以为道统不可废,乃改衍圣公作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,享特任官的职位及待遇,相当于部长;而孔繁豪仍任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,享简任官职位及待遇,约比照司长级,视特任官官阶为低,与孟子“亚圣”、颜子“复圣”、曾子“宗圣”、子思“述圣”奉祀官同等级。1944年10月,孔繁豪去世,无子,乃以其二弟孔繁英长子孔祥楷受封。1949年,孔祥楷未随国民政府迁台,南宗奉祀官世职遂废。

徐州#

来济宁两个月了, 还没有出去玩一玩, 利用周末去了趟徐州

图为地锅鸡, 看起来很小的一锅, 实际上也并不大, 应该是这家店的问题

图为餐馆里的猫

图为回龙窝的刘姥姥酸梅汤

图为洛馍卷馓子

徐州地铁, 居然有马车标志

云龙山#

图为观景台, 可以一览云龙湖和城区的景色

徐州市博物馆#

预约购票#

进入博物馆游览有两种方式:

  • 免费预约: 根据微信公众号的 官方公告, 提前一周的 20:00 放票, 其次是当天动态放票, 但如果你翻翻小红书就会发现, 每天 8:559:00 会放出大约一千张票, 这个大量放票的时间点官方只字未提
  • 付费购买特展门票(45 💰): 只要花钱就能进!!!

这种预约规则, 你品, 你细品

对于没有提前一周 20:00 准时抢票的游客来说, 基本上 每次打开预约页面都显示已约满, 这是非常糟糕的预约体验!

预约页面#

预约页面同样设计的令人反感, 好像故意阻碍我预约:

  • 必须先进入预约页面才能填写预约人信息, 等你填好预约人信息, 票早就被别人抢到了
  • 每天全天候不定时放票(每次只有几张), 而且每次都是秒无, 这只有刷票脚本才能秒约上吧

首先, 如果你从未预约过, 并且打开预约页面就是全约满的情况, 那么恭喜你, 你不仅预约不上, 你连预约人的个人信息也没法填写, 在全约满的情况下, 没办法提前填写预约人信息!

解决方案就是, 找到有余票的时间段, 大概率这不是你想要游览的时间段, 点击立即预约, 并填写个人信息, 并且不能提交预约

这个页面还有另外一个坑, 就是你必须点击日期和时间段, 才能点立即预约, 然后进入真正的预约页面:

如果你要预约的时间恰好有余票, 你需要:

  1. 点击时间
  2. 点击时间段
  3. 点击立即预约
  4. 选择预约人(没有填写过需要先添加)
  5. 输入手机号(这里没有对手机号进行验证码验证, 也就是说你可以填写任意手机号)
  6. 点击 提交预约

如果这些你都做完了, 你也抢不到票, 因为这时候仅有的几张余票已经没了

预约攻略#

首先你要等到你预约的时间段有余票, 然后点击进入预约页面

然后正常选择预约人信息, 点击提交预约的时候会报错: 当前时间余票不足, 请重新选择, 这时 不要离开这个页面, 要继续不停地点击提交预约按钮, 因为每点击一次都会发起一个请求, 等到下次有余票了, 恭喜你, 你会以秒级的预约时间击败所有人, 成功完成预约

如果你连续点击了 30提交预约, 那么恭喜你, 触发了彩蛋, 这时直接显示了 vConsole, 通过查看 Network, 我们发现这跟我预想的一样, 只要请求的频率够快, 就大概率可以成功预约上

图为接口返回的 json 数据

图为预约成功页面

展品#

在一楼展厅门口就有自助寄存的提示牌

可以在一楼自助寄存行李

看起来像是存钱罐?

这枕头感觉好硬, 枕着不会头疼吗

图为金缕玉衣

参考#

济你太美, 徐度光阴(超多图)
http://blog.xiaban.run/posts/2025/2025-jining/
作者
Ryan
发布于
2025-07-20
许可协议
CC BY-NC-SA 4.0